夏病冬治 源于《黄帝内经》
作者:来源:发布时间:2014-09-22 14:52:34
夏病冬治 源于《黄帝内经》。如今又要到“夏病冬病”时节,大家看仔细了,可不是“冬病夏治”。“夏病冬治”,是说在冬季治夏季病。“夏病冬治”源于中医古籍《黄帝内经》。
夏病冬治 源于《黄帝内经》
“冬病夏治”对大家来说,听得多了,“夏病冬治”,估计没多少人听说过。立冬后,阳气敛藏,人体气血运行不畅,皮肤相对干燥,毛孔因寒气收引,可能会引起局部闭塞,这个时候最适合“夏病冬治”。何为“夏病冬治”呢?
“夏病冬治”源于中医古籍《黄帝内经》中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理论,适用于症状夏重冬轻的慢性疾病。常用的方法有药膳食疗、穴位敷贴、针灸耳针、中药汤剂、中药熏浴、药酒膏方等,根据每个人不同情况来辨证施治,阴虚的人在冬天应注意养阴,这样到了夏季,阴阳调和,原有疾病症状会减轻,甚至消失。如过敏性鼻炎、支气管哮喘、慢性咽炎、慢性胃炎、急慢性气管炎、汗证、红斑狼疮等,常易在夏季好发或加重,这类疾病患者如在冬天通过合理中医药调理,便可加强和巩固治疗效果。
现在您知道,除了冬病夏治外,还有“夏病冬治”一说了吧!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