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> 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- 首页 > 中医文化

补肾壮阳良药淫羊藿怪名由来与羊有关

作者:来源:发布时间:2014-09-22 11:10:55

补肾壮阳良药淫羊藿怪名由来与羊有关。我们知道,淫羊藿是一味具有补肾壮阳功效的中药。它的名字很怪,据说淫羊藿的名字是由陶弘景所取,原因是因为发现羊吃了此药后,与母羊交配次数增多,阳具长时间不痿。

补肾壮阳良药淫羊藿怪名由来与羊有关

补肾壮阳良药淫羊藿怪名由来与羊有关

中医认为,淫羊藿,又名仙灵脾、放杖草、弃杖草、千两金等,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、箭叶淫羊藿 、柔毛淫羊藿、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叶。其味辛、甘,性温;归肝、肾经。具有补肾阳,强筋骨,祛风湿之功效。主治阳痿,遗精早泄,精冷不育,尿频失禁,肾虚喘咳,腰膝酸软,筋骨挛急,风湿痹痛,半身不遂,四肢不仁等病症。关于名字的由来,还有这样一段故事,并且与医学家陶弘景有很大的关系。

相传陶弘景经常上山采药,一日采药途中,他忽听一位老羊倌对旁人说:有种生长在树林灌木丛中的怪草,叶青,状似杏叶,一根数茎,高达一、二尺。公羊啃吃以后,阴茎极易勃起,与母羊交配次数也明显增多,而且阳具长时间坚挺不痿。

有道是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陶弘景暗自思忖:这很可能就是一味还没被发掘的补肾良药。于是,他不耻下问,虚心向羊倌实地请教,又经过反复验证,果然证实这野草的强阳作用不同凡响,后将此药载入药典。

陶弘景曾在他的著作中记载:“服此使人好为阴阳。西川北部有淫羊,一日百遍合,盖食藿所致,故名淫羊藿”。

就这样,便有了“淫羊藿”这一怪名,并沿用至今。
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